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英語一試題真題(含答案詳解+作文范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兒童青少年精神障礙,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復旦大學精神衛生學系,兒童與成人的區別,認知發育不成熟情緒分化不良對藥物的認識不同就診途徑和方式不同受認知影響對治療理解不同,兒童人格發展的階段,口腔期(0-1歲):兒童性欲滿足的區域主要集中在口腔,吮吸、吞咽和咬等動作是口腔性欲滿足的主要方式??谇挥倪m度滿足形成成年期樂觀、慷慨、開放和活躍的人格特征。不足或過度出現吸煙、零食、愛挖苦等。肛欲期(1-3歲):集中在肛門。學習控制大小便的

2、排泄。與父母的訓練產生沖突和抵抗。若占據上風,成年出現骯臟、浪費、放肆。反之出現過分干凈、吝嗇、強迫。生殖器期(3-6歲):集中在生殖器。又稱戀母期。不順利將影響成年與異性相處。順利將向同性父母認同。潛伏期(6-11歲):此時性欲發展處于休眠期。逐步轉向對外部世界產生興趣,如學習、體育、藝術。青春期(12-20歲):女孩從11歲,男孩從13歲開始,性的能量涌現,主要指向同齡異性。在此期間,他們開始擺脫父母控制,建立自己的生活,但很

3、困難。發展順利將成為一個具有選擇異性對象和社會化的成人,達到人格發展的理想水平,否則將退到前面的階段。,兒童心理發展的階段理論,階段1 信任對懷疑(0-1歲):發展順利,對母親脫離視線而不過分焦慮和氣憤。階段2 自主對羞怯(1-3歲):過度的限制和懲罰導致對任務 的消極解決,形成兒童的羞怯與疑慮,階段3 主動對內疚(3-6歲):過度約束會損傷兒童的主動性,過高希望將使兒童感到失敗和自卑。階段4 勤奮對自卑(6-12歲):沒有做好準

4、備將使兒童缺乏信心,產生自卑,而老師與同伴的認可,學業成功使之發展勤奮感。階段5 同一性對角色混亂(12-20歲):建立一種自己是誰,所處位置的同一性。必須努力整合理想自我和現實自我。,人格發展的特殊問題,焦慮:兒童的焦慮最初源于新生兒時對內外刺激的無能對付感;與母親分離帶來的焦慮;排便訓練階段擔心受懲罰而失去父母之愛的焦慮;戀母期擔心受閹割的焦慮;超我的禁忌及自我懲罰感的焦慮。防御機制:焦慮的產生促使自我發展一種功能,以一定方式調

5、節沖突雙方的關系,這就是心理防御機制。它是用來抵抗焦慮、保護自我的方法。如認同、壓抑、升華、投射、反向形成、固著、倒退。,依戀理論1(J.Bowlby),定義:一種依戀關系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所形成的情感關系。這種情感關系使他們在時空上聯結在一起,我們通常把依戀視為提供愛或感情。發展階段:1依戀的無分化反應階段(0-3個月) 2依戀的低分化反應階段(3-6個月)

6、 3依戀形成階段(6-30個月) 4同伴性依戀關系階段(約30個月)依戀與分離:回避型(無實質性的依戀) 安全型(有適度的分離焦慮) 對抗型(分離焦慮過度) 兒童的分離焦慮經歷:反抗、失望、超脫,依戀理論2(J.Bowlby),影響依

7、戀發展的因素:(1)嬰兒的氣質特點和智力水平:兒童依戀模式的類別反應了兒童應對壓力的敏感性。智力缺陷兒童對母親發展依戀比較緩慢。(2)母親的照看方式:安全型的母親是敏感的、合作的、接受的和易接近的;回避型的母親是不敏感的、拒絕的;對抗型的母親是冷漠的、抗拒的、橫加干涉的。(3)照看環境:絕對的親子分離具有破壞性的后果,會損害良好依戀的形成。尤其3年以上的剝奪會產生嚴重的社會、情緒和智力問題。,兒童精神障礙,兒童行為障礙:多動癥、品

8、行障礙兒童情緒障礙:兒童離別焦慮癥、 學??植类?、 抑郁癥廣泛性發育障礙:兒童孤獨癥抽動障礙精神發育遲滯,一、兒童行為障礙,兒童期行為障礙是較常見的一類心理衛生問題,也是兒童期的特殊問題,受到兒童家長、老師、兒童心理衛生工作者的重視。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兒童期行為問題發生率高;影響兒童的學習;受環境影響大;危害較大。,多動障礙(概述和病因),多動障礙是兒童期常見的精

9、神障礙之一,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活動過多、沖動等,學齡前發病,預后較好,男多于女。 病因遺傳因素社會因素神經遞質代謝異常,多動障礙(臨床表現),多動障礙的臨床特征1.注意缺陷:主動注意保持時間達不到患兒年齡和智商相應的水平; 2.活動過多:在需要相對安靜的環境中,活動量和活動內容比預期的明顯增多。3.沖動性:在信息不充分的情況下引發的快速、不精確的行為反應。4.學習困難:多動障礙學習困難表現為學習成績低下。5

10、.神經系統異常:可見神經系統軟體征;精細運動不靈活;生理反射活躍或不對稱;共濟活動不協調。6.一定數量的患兒存在腦電圖異常。,多動障礙(診斷1),一、癥狀標準:1.注意障礙:至少有下列 4項:1)學習時容易分心,聽見任何外界聲音都要去探望;2)上課很不專心聽講,常東張西望或發呆;3)做作業拖拉邊做邊玩,作業又臟又亂,常少做或做錯;4)不注意細節,在做作業或其它活動中常常出現粗心大意的錯誤;5)經常丟失或特別不愛惜東西(如常

11、把衣服、書本等弄得很臟很亂);6)難以始終遵守指令,完成家庭作業或家務勞動等;7)做事難于持久,常常一件事沒做完,又去干別的事;8)與他說話時,常常心不在焉,似聽非聽;9)在日?;顒又谐3G三拉四;,多動障礙(診斷2),2.多動:至少有下列 4項:1)需要靜坐的場合難于靜坐,常常動個不停,或在座位上扭來扭去;2)上課時常做小動作,或玩東西,或與同學講悄悄話;3)經常話多,好插嘴,別人問話未完就搶著回答;4)常常十分喧鬧,

12、不能安靜地玩耍;5)難以遵守集體活動的秩序和紀律,如:游戲時搶著上場,不能等待;6)常常干擾他人的活動;7)好與小朋友打逗,易與同學發生糾紛,常不受同伴的歡迎;8)容易興奮和沖動,有一些過火的行為;9)常在不適當的場合奔跑或登高爬梯,好冒險,易出事故。,多動障礙(診斷3),二、嚴重標準:對社會功能(如學業成績、人際關系等)產生不良影響。三、病程標準:起病于 7歲前(多在 3歲左右),符合癥狀標準和嚴重標準至少已 6個月。四

13、、排除標準:排除精神發育遲滯、廣泛性發育障礙、情緒障礙,或其它精神疾病。,多動障礙(鑒別診斷),正?;顫妰和沸姓系K精神發育遲滯情緒障礙學習障礙兒童精神分裂癥,多動障礙(治療),對父母親的教育與管理藥物治療(興奮劑、抗抑郁藥、其它藥)行為矯正認知治療家庭治療,品行障礙(病因),遺傳因素社會因素同伴影響家庭環境,品行障礙(臨床表現1),一、癥狀標準:1.至少有下列 3項:1)經常說謊(不是為了逃避懲罰);2)經常

14、暴怒,好發脾氣;3)常怨恨他人,懷恨在心,或心存報復;4)常拒絕或不理睬成人的要求或規定,長期嚴重的不服從;5)常因自己的過失或不當行為而責怪他人;6)常與成人爭吵,常與父母或老師對抗;7)經常故意干擾別人。2.至少有下列 2項:1)在小學時期即經常逃學(1學期達 3次以上);2)擅自離家出走或逃跑至少2次(不包括為避免責打或性虐待而出走);3)不顧父母的禁令,常在外過夜(開始于13歲前);4)參與社會上的不良團伙,一起干壞事;5)故

15、意損壞他人財產,或公共財物;6)常常虐待動物;7)常挑起或參與斗毆(不包括兄弟姐妹打架);8)反復欺負他人(包括采用打罵、折磨、騷擾及長期威脅等手段)。3.至少有下列 1項:1)多次在家中或在外面偷竊貴重物品或大量錢財;2)勒索或搶劫他人錢財,或入室搶劫;3)強迫與他人發生性關系,或有猥褻行為;4)對他人進行軀體虐待(如捆綁,刀割,針刺、燒燙等);5)持兇器(如刀、棍棒、磚、碎瓶子等)故意傷害他人;6)故意縱火。4.必須同時符合以上

16、第1.、2.、3.項標準。,品行障礙(臨床表現2),二、嚴重標準:日常生活和社會功能(如社交、學習,或職業功能)明顯受損。三、病程標準:符合癥狀標準和嚴重標準至少已 6個月。四、排除標準:排除反社會性人格障礙、躁狂發作、抑郁發作、廣泛性發育障礙,或多動與注意缺陷障礙等。,品行障礙(治療),行為治療父母教育環境治療心理衛生知識宣傳,二、情緒障礙,(1)新生兒的情緒反應:Freud:出生時就有強烈的感情;Watson:愛、怒和怕;

17、Bridges:新生兒的情緒是一 種彌漫的 興奮和激動,是一種雜亂無章的未分化狀態,通過成熟和學習不同性質的情緒才會漸漸分化。(2)取決于遺傳和環境因素的共同作用。遺傳主要體現在大腦皮質和內分泌系統的成熟程度上;環境因素則表現在兒童與其生活中關系密切的人的依戀程度上。(3)在整個兒童時期,情緒的分化在不斷增加著。兒童本身能體驗到的情緒活動逐漸成熟和分化,而且能用語言去形容或描述。 (4)兒童情緒發展不斷受到認知、行為結果的影響。,

18、兒童情緒障礙與成人神經癥的區別,(1)臨床表現較成人簡單,往往是軀體癥狀或某一癥狀突出,植物神經系統癥狀明顯;(2)學齡前兒童的情緒障礙類型難以劃分,隨著年齡增長,臨床類型逐漸與成人接近;(3)兒童階段男女患病率差別不大,少年期以后女性患病率逐漸增多;(4)病程多是暫時性的,很少持續到成年期;(5)兒童期情緒障礙與成人期神經癥之間沒有明顯的內在聯系,它似乎只是情緒正常發育趨向的突出化而不是本質的異常。,兒童離別焦慮障礙,只有當焦

19、慮發生在兒童早期并且對與依戀對象離別的恐懼構成焦慮情緒的中心內容時,才成為兒童期離別焦慮障礙。,兒童離別焦慮障礙(病因),1.欲望得不到滿足:按照Freud理論,替意識中出現心理沖突時則會表現為焦慮,是人格結構中“超我”與“本我”斗爭的結果。2.遺傳因素:焦慮癥患兒父母和同胞中約15%也有焦慮表現,單卵雙生的焦慮患病率可達50%。3.親子關系不良:Bowlby認為,親子關系不良時則表現為一方面對子女態度冷淡、要求苛刻,另一方面又讓子

20、女依附于自己,使子女處于一種無所適從的矛盾境地。4.生活事件:在出現離別焦慮之前,往往會有生活事件作為誘因,常見的生活事件有與父母分離。,分離和獨立身份,在分離和獨立身份形成的過程中,我們有必要再一次回到共生關系。孩子在試圖離開母親的同時仍需不斷回到母親身邊。好的母親能夠理解孩子的需要,她會避免在這個時候警告孩子別再冒險而是鼓勵他繼續嘗試。,兒童離別焦慮障礙(臨床表現),多發生在6歲以前,當與所依戀的人離別時產生過度焦慮,主要表現在:

21、過分的憂慮主要依戀者可能會遭到傷害,或害怕他們一去不回;擔心會與主要依戀者分離;因害怕分離而不愿或拒絕上幼兒園、學校;沒有主要依戀者在,患兒往往不愿或拒不就寢;持久而不恰當地害怕獨處,沒有依戀者的陪伴就害怕呆在家里;反復出現與離別有關的惡夢;當預料即將與依戀者分離時,馬上會出現過度的、反復發作的苦惱;各種軀體癥狀,兒童離別焦慮障礙(治療),支持性心理治療分散患兒注意力行為強化治療藥物治療,學??植腊Y(概述),當兒童對恐懼的對象表現

22、出情緒反應遠遠超過該恐懼對象實際帶來的危險時則稱為恐怖癥(phobia) 。根據恐怖內容不同,Miller將恐怖癥分為三類:(1)對身體損傷的恐怖:死亡恐怖、流血恐怖、疾病恐怖等;(2)對自然事件的恐怖:黑暗恐怖、幽靜恐怖、洪水恐怖、高空恐怖等;(3)社交性恐怖:害怕發言、怕到人多的地方。 兒童期恐怖癥不象在成人那樣常見,臨床表現也不十分典型。兒童期常見的恐怖癥為學??植腊Y(school phobia),學??植腊Y(病因)

23、,1.親子關系不良:親子關系表現為:母親多為慢性焦慮患者,總希望把子女留在家中與自己做伴;兒童害怕當自己去上學時,父母會遭遇到不幸,因此自己要求留在家中;兒童擔心自己離開家庭時會受到意外傷害,寧肯留在家中。2.學習中遇到挫折:大部分患兒學習成績好、自尊心較強,當他們在學校受到挫折或者學習上出現失敗時,自尊心受到傷害,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和痛苦體驗,患兒不愿意面對這種困境,不想再次嘗試這種痛苦體驗,而采用回避的應付方式待在家中。,學??植?/p>

24、癥(臨床表現),多發生于女孩,多見于5-7歲、11歲和14歲這三個入學、升學的關鍵時期。開始表現為上學很勉強,早晨該上學走的時候不走,要家長滿足自己提出的某些條件;有的患兒答應去學校,可是一到學?;蛘呓咏鼘W校時就逃走;有的寧可自己自己待在家中學習、做功課而不愿意和老師、同學在一起;有時患兒訴說頭疼、頭暈、腹疼、惡心、嘔吐、出汗、腹瀉、尿急等;多數會出現強烈的情緒反應,焦慮不安、哭鬧不休、大發脾氣,任何言語保證、鼓勵和安撫、物質上的許諾

25、都不能吸引患兒去上學,甚至寧愿在家受皮肉之苦也不愿意到學校上學。在家看書、看電視、做游戲、做功課時一切正常,不會出現外出、惹是生非等反社會行為。,學??植腊Y(治療),1.支持性心理治療(往往需要醫師、家長和老師的密切配合)首先,醫師要詳細了解患兒發病經過、發病誘因、客觀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有利于和不利于患兒再次返校的各種因素。第二,醫師、家長和老師都要表示出對患兒的關心,認真傾聽患兒的訴說,與患兒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合作關系。第三

26、,分析患兒上學的可能性。第四,根據情況安排上學時間。,學??植腊Y(治療),2.家庭治療:家庭治療就是在訓練有素的治療師的擾動下,使已存在的家庭不良關系發生變化。有時還可以請老師加入到治療中來,這樣,更多地會使家長、患兒和老師之間增加理解和配合。3.藥物治療:對情緒癥狀嚴重的患兒可以考慮進行藥物治療,既可以消除緊張、焦慮、軀體不適癥狀,又可以為各種心理干預和治療提供幫助,增強患兒治愈疾病的信心。,兒童抑郁癥(概述),兒童抑郁癥是指以

27、情緒抑郁為主要臨床特征的疾病,因為患兒在臨床表現上具有較多的隱匿癥狀、恐怖和行為異常,同時由于患兒認知水平有限,不象成人抑郁癥患者那樣能體驗出諸如罪惡感、自責等情感體驗。 一般來講,學齡前兒童抑郁癥患病率很低,約為0.3%,青少年期抑郁癥患病率約在2%-8%之間,隨著年齡增大,患病率有增加趨勢,而且女性多于男性。,兒童抑郁癥(病因),遺傳因素(1)成人抑郁癥患者的父母抑郁癥較多;(2)縱向研究和橫向比較研究均發

28、現,抑郁癥患者的子女患抑郁癥的比例較預料的要多;(3)一組研究結果顯示,抑郁癥兒童的親屬中,情感性障礙的比例較高。心理社會因素(1)親代對子代的影響,親代的抑郁癥可以影響到子代的生活環境、使子代出現抑郁癥狀、疏遠親子關系、家庭氣氛不和等,這些因素都可以導致兒童出現抑郁癥;(2)早年急性生活事件、喪失父母、生活困難、逆境、易患素質是兒童抑郁癥的誘發因素。其中逆境對兒童的影響不僅是困難,更重要的是父母對困難的態度和戰勝困難的信心,懦

29、弱的態度和信心不足會促使兒童出現抑郁心情。(3)特殊的生活經歷使兒童出現抑郁癥狀,如父母離異、洪水、地震等自然災害、戰爭、身處集中營、軀體虐待、性虐待和心理虐待,在兒童抑郁癥的發病中起重要致病作用。,兒童抑郁癥(臨床表現),嬰兒期抑郁主要是因為嬰兒與父母分離所致,先表現為不停的啼哭,易激動,四處尋找父母,退縮、對環境沒有興趣,睡眠減少,食欲下降、體重減輕。當與母親重新團聚后,這種癥狀可以消失,Spitz稱為嬰兒依戀性抑郁癥。學齡前期

30、兒童由于語言和認知能力尚未完全發展,對情緒體驗的語言描述缺乏,往往表現為游戲沒興趣,食欲下降,睡眠減少,哭泣、退縮、活動減少。學齡期可表現為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維能力下降,自我評價低,記憶力減退,自責自罪,對學校和班級組織的各種活動不感興趣,易激惹,可以出現自殺念頭或自殺行為,睡眠障礙也比較突出,攻擊行為和破壞行為也是抑郁癥的表現之一。一部分患兒表現為頭疼、腹疼、軀體不適等隱匿性抑郁癥狀。青春前期抑郁癥狀明顯增多,除表現為心情低落、思

31、維遲滯、理解和記憶力下降以外,另一類較明顯的癥狀是行為異常,攻擊行為、破壞行為、多動、逃學、說謊、自傷自殺等。國際疾病分類第10版(ICD-10)將這種既有抑郁情緒,又存在品行問題的類型稱為“抑郁性品行障礙”。,兒童抑郁癥(治療),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環境治療電抽搐治療,三、兒童孤獨癥(概述),1943年,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L.Kanner對11例兒童 觀察后發現具有以下特征: (1)極度孤僻,不能與他

32、人發展人際關系; (2)言語發育遲滯,失去了用語言進行交往的能力; (3)重復簡單的游戲活動,并渴望保持原樣不變; (4)缺乏對物體的想象能力和靈巧的運用能力。 Kanner將這類患兒命名為“早發性嬰兒孤獨癥”。 與此同時,維也納大學兒科醫師H.Asperger也觀察到 類似于Kanner的發現,并以博士論文的形式發表。 Asperger稱為“孤獨癥(Autism)”,

33、兒童孤獨癥(病因),遺傳因素 家系研究認為孤獨癥家族中認知功能缺陷率和言語發育遲緩發生率較一般非癥家族高。發病率比一般人群高50倍。 同胞同病率研究顯示,單卵雙生的同病率達95.7%。這些結論都提示在孤獨癥的發病中,遺傳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圍產期因素 約1/3的孤獨癥患兒圍產期有并發癥,如母孕期患感冒、風疹、腹部x線照射;產時損傷、窒息、缺氧等;出生后患嬰幼兒痙攣、癲癇等圍產期并發癥,它們以不同形式直接或間接地影響

34、到大腦的發育過程。心理因素 Kanner在他最早的研究中觀察到,孤獨癥患兒的父母都很聰明且受教育程度較高,但他們都具有強迫性格,對孩子缺乏溫暖,使孩子在情緒發育中受到干擾而造成孤獨癥。,兒童孤獨癥(臨床表現),社會交往障礙 孤獨癥患兒在嬰兒期就可能表現出避免與他人的眼-眼對視,缺乏面部表情。當父母離開時,沒有任何的依戀;父母回來時沒有愉快的表情和迎接的姿勢;當他痛苦或煩惱時不會向父母流露以尋求幫助;對人態度冷淡,對別人的呼喚

35、不理不睬;別人碰他或拉他,則主動躲開或掙脫走;要走到某一目標時不顧及路中可能遇到的障礙;當自己想要某一物品或食品時則會拉著父母的手前往放物品的地方,一旦拿到后則不再理人;害怕時不會尋求保護。,兒童孤獨癥(臨床表現),語言發育障礙終生默默不語;講話比別人晚,所講內容少。重復言語、模仿言語、延遲性模仿言語。不能主動與人交談,不會以提出問題的形式維持與別人的交談,即使講話,所講內容與當時人物、環境內容不相吻合;也不管別人是否聽懂或是否在

36、聽。不會使用代詞或代詞使用顛倒。言語缺乏音調,缺乏抑揚頓挫,從話中聽不出喜惡愛憎不會使用手勢、點頭、搖頭、面部表情等體態語言。,兒童孤獨癥(臨床表現),興趣范圍狹窄、行為刻板要求環境固定不變、拒絕變化。獨特的興趣對象。缺乏語言和想象力,很難參加到別的孩子的游戲中去??贪?、古怪的行為。,兒童孤獨癥(臨床表現),感覺方面對物體的某些特性感興趣,反復觸摸某些“光滑”物體的表面。存在感覺過敏和感覺遲鈍現象。,兒童孤

37、獨癥(臨床表現),認知方面想象力缺乏:反復玩某一種玩具,以一定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在游戲中不能與伙伴們共同遵守一種規則,不能在游戲的每一步驟中去揣度別人的想法和做法。扮演行為障礙:不會扮演,不懂偽裝。智力和社會適應能力:80%-90%存在智力問題。智力障礙較輕或接近正常水平的孤獨癥,被一些學者稱為“高功能水平孤獨癥”。80%存在社會適應能力問題,其中一半患兒社會適應能力存在中-重度異常。,兒童孤獨癥(治療),對證治療抗精神病

38、藥物治療:奮乃靜、氯丙嗪、氟哌啶醇情緒安定劑:抗抑郁劑抗癲癇藥:苯妥英鈉、卡馬西平中樞精神興奮劑:哌醋甲酯抗焦慮劑:安定,兒童孤獨癥(治療),教育與訓練(目的是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生活自理能力和與人交往的能力)首先,愛心、耐心和熱心第二,把要學的技能分為若干細小步驟第三,訓練時要動作-言語-獎勵有機結合起來第四,在教育訓練過程中,切忌操之過急,,兒童孤獨癥(治療),行為治療(減少令人不愉快的行為,促進建設性行

39、為)令人不愉快的行為:消退法、厭惡法、懲罰建設性行為:陽性強化、激勵,四兒童抽動障礙(定義),抽動障礙是兒童青少年期最常見的運動性障礙,從簡單的短暫抽動到多發性抽動-穢語綜合癥是一個連續的存在密切關系的過程,主要表現不自主的、反復的、快速的一個或多部位肌肉運動和發生抽動,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動、強迫性動作和思維。抽動—穢語綜合癥(TS):是慢性抽動障礙的一種特殊類型,它主要表現為不自主、多發運動抽動和發聲抽動的共同出現,常起病

40、于21歲以前,病程多為慢性過程。,兒童抽動障礙(流行病學資料),大多數起病于4-12歲,以7-8歲起病最多。男性局多,男女發病之比為(3-4):1,平均年齡為7歲?;疾÷蕿?-5人/萬, 不同種族之間的患病率基本相似。,兒童抽動障礙(病因),遺傳因素:家族成員中疾病發生率為10%-66%。并對抽動障礙和強迫障礙具有易感性,可以常染色體解釋易感性。神經生化因素:中樞多巴胺(氟哌啶醇、匹莫齊特);去甲腎上腺素(可樂定);5-HT器質

41、性因素:患兒的非特異性腦電圖異常發生率較高,50%-60%的患兒腦電圖異常。社會心理因素:可能與應激因素有關,嚴重精神創傷、生活事件、學業受挫、受批評、疲勞、睡眠不足等,加重癥狀。,兒童抽動障礙(臨床表現),起病形式:常從眼、面肌開始,逐步向肢體近端發展,涉及全身多部位,抽動形式可改變,運動抽動或發生抽動可先后或同時出現。精神緊張或軀體疾病后加重,注意力分散或主觀努力可短暫克制,睡眠時癥狀消失。抽動癥狀的表現:(1)運動抽動:可表現

42、為單純抽動到形式復雜,奇特的復合性抽動。(2)發聲抽動:單純發音多為快速無意義,復雜發音為詞組、穢語、重復刻板言語。(3)伴發行為癥狀:多動、強迫、沖動、攻擊、自傷、學習困難、情緒障礙。與其他疾病的關系(1)ADHD:6-18歲TS中有50-60%伴有ADHD,越重越多。(2)OCD:發生率是30-50%(3)伴發自傷行為:33-44%,撞頭、咬指與嚴重度相關。,兒童抽動障礙(診斷標準),一、癥狀標準:表現為多種和一種或多種發生抽動,

43、多為復雜性抽動,兩者大多同時出現。抽動可在短時期內受意志控制,在應激下加劇,睡眠時消失。二、嚴重標準:日常生活和社會功能(如社交、學習,或職業功能)明顯受損,患兒感到十分痛苦和煩惱。三、病程標準:18歲前起病,癥狀可延續至成年,抽動幾乎天天發生。符合癥狀標準和嚴重標準至少已 持續一年以上或間斷發生,且1年中癥狀緩解不超過2個月。四、排除標準:排除小舞蹈癥和肝豆狀核變性。,兒童抽動障礙(治療),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療精神藥物治療:氟哌

44、啶醇2-12MG/日利培酮2-3MG/日硫必利300-600MG/日可樂定0.15-0.30MG/日中藥治療和韻律操練習住院治療:有嚴重自傷、攻擊、傷人行為和極度的情緒波動的患兒,需要考慮住院治療。精神外科治療,兒童抽動障礙(預后),一般預后良好,抽動可隨時間逐漸減輕或自行緩解.少數病例癥狀遷延.2/5患者完全恢復,約半數患者部分改善,僅6%患者無改善,持續至成年.,精神發育遲滯,定義:是指在18歲以前發育的階段,由于遺傳因素

45、、母孕期不利因素或心理社會因素等各種原因引起,臨床表現以智力低下和社會適應困難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發育障礙性疾病。,精神發育遲滯—流行病學,WHO(1985)輕度3% 重度0.3-0.4%我國(1990)總患病率1.2%農村高于城市男孩高于女孩,精神發育遲滯—病因,生物學因素產前因素:遺傳因素、母孕期受到有害的 影響如感染、化學、放射物質產時因素:生產時不順利產后因素:

46、感染、外傷、營養、代謝疾病心理社會因素:因為貧窮或被忽視、被虐待而導致兒童早期與社會嚴重隔離、缺乏良性環境刺激、缺乏文化教育機會等所致。,精神發育遲滯—臨床表現1,主要體現在智力低下和社會適應困難沒,可以分為四級:輕度精神發育遲滯:智商50-69。學齡前患兒說話運動發育稍遲,程度輕不易被識別。軀體發育及神經系統大多無明顯異常,操作、語言、技巧維持生活最低水準。學習及社會適應能力較常人為差,尤其抽象分析判斷能力,一般不能順利讀完小學,

47、有些表現性格不穩定。,精神發育遲滯—臨床表現2,中度精神發育遲滯:智商35-49,占10-20%語言、運動、技巧明顯落后于同齡兒童,大多生活困難自理,不易建立伙伴關系,僅能掌握日常用語,學習成績差。重度精神發育遲滯:智商20-34,占1%,各項發育明顯遲緩,成人只達4-5歲正常兒童智力水平,無法學習,不會講話,生活需代理,常早年夭折。極重度精神發育遲滯:智商為20以下,占1%以下,患兒有軀體和神經系統明顯異常,僅發出簡單聲音,反應原

48、始,需人照顧,多繼發疾病而死亡。,精神發育遲滯—伴發癥狀,軀體發育及功能異常:軀體發育異常包括頭、面部畸形、唇腭裂、四肢畸形等。功能異常是指視聽覺障礙、運動障礙、大小便失禁等尤其重度患者突出。各種精神障礙:研究發現各種精神障礙的發生率明顯高于普通人群。在輕度智障患者的臨床表現類似。而在重度智障患者中幻覺、妄想、強迫較少,而刻板、自傷行為更常見。,精神發育遲滯—治療,病因治療促進和改善腦細胞功能的藥物治療教育訓練心理治療:支持、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